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监督
编号:11281478
生命,为百姓健康而燃烧——追记甘肃省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李勇(一)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0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8.10
生命,为百姓健康而燃烧——追记甘肃省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李勇(一)
生命,为百姓健康而燃烧——追记甘肃省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李勇(一)

     你是怎样一个人啊?多年肝病的折磨使你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可面对因为关心而焦急的同事们,你还坚持说——“一点小病,没啥大事,吃点药就好了。”

    你是怎样一个人啊?医院一纸“病危通知书”丝毫不能改变你对生命的追求和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满腔热情,面对来病房探望的老领导,你还微笑着说——“我想挺一挺,再工作两三年。”

    你是怎样一个人啊?病危期间,听说邻家女娃没钱交学费,你竟从妻子东挪西借给你救命的医药费中抽出600元钱送过去。

    你是怎样一个人啊?在生命弥留之际,你留给妻子的遗言竟是——“我的病没治了,请单位不要在我身上花钱了……我走后,你们不要要求组织上的照顾……”

    你走了。带走了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和对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无限追求……

    你走了。留下的是亲人和同事们对你的无比热爱和尊敬;留下的是老百姓对你的无限依恋和深情的呼唤;留下的是存于天地之间的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人生追求和道德风范……
, http://www.100md.com
    你走了,年仅44岁。在这片你爱得深沉、为之奉献终身的土地上,留下一个普普通通,如今已深深地烙印在陇西老百姓心里的名字——李勇。

    ■“工作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

    在陇西采访的每一天,只要说起李勇,每一个接受采访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李勇忙啊,他忙得根本就顾不上给自己看病。”

    李勇能不忙吗?

    2001年底,甘肃省定西市药品监管局陇西县药品监管分局筹建,李勇放弃了在陇西县卫生局工作条件相对好、人际关系融洽、工作轻车熟路等多种优势,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安排,担任陇西县药品监管分局筹建组副组长。

    “一枚公章、一块牌子、一万元筹建费”,李勇就一头扎进药品监管分局的筹建工作中,没日没夜地忙开了。
, 百拇医药
    没人,李勇到处去选。按照省、市药品监管局人员选配的有关规定要求,经过认真考核,严格把关,终于选配好了人员。没有办公场地,李勇找到两间旧房,廉价租过来作为临时办公室,7名工作人员就挤在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空间里办公。

    2003年,李勇被正式任命为陇西县药品监管分局局长。

    李勇和同事们通过摸底,发现县内药品经营秩序非常混乱:文峰、首阳两镇几个中药材市场交易活跃,交易量大,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仓储、交易和信息服务的集散地,每年10亿多元的中药材从陇西运往全国各地,但没有一家持证合法经营;县内没有一家正规合法的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企业,上千家药材加工户都是家庭作坊式,甚至有些把田间地头作为中药材加工厂,随地加工,就地晾晒,简单包装,药材质量存在严重隐患;全县持证经营的零售药店仅20家,无证经营户多达50余家,药品购进渠道混乱,经营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质量意识差;农村假劣药品屡见不鲜,农民用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 http://www.100md.com
    李勇既不是学医的也不是学药的,他在陇西县师范学校念的是化学专业。尽管在卫生局做过几年副局长,药品监管对他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出于对李勇的关心,朋友对他说:“新组建的单位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干的又是得罪人的事,你图什么啊?”

    李勇回答道:“啥事总得有人干,工作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想起药监部门的职责就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李勇暗暗下决心:决不能让陇西县药品市场这种混乱场面再继续下去!

    “开展工作之初,李勇一边挤时间苦学药品监管方面的知识和法律法规,尽快熟悉药品监管业务;一边带领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地开展药品监督执法工作。”聊起自己的战友,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魏海山说:“那段时间,李勇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把加班加点当作家常便饭。”

    没有交通工具,没有办公设备,但陇西却有的是深不见底的沟沟壑壑,有的是面对面能叫应而半天走不到的穷乡僻壤,有的是散乱的药店、不规范的诊所和混乱的中药材市场。
, 百拇医药
    凭着一个本、一支笔和一双铁脚板,李勇和同事们花了整整两个半月时间,把全县的600多个药店、诊所全部检查了一遍,摸清了底数,建立了第一手资料档案。

    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整治,李勇带领执法人员连续半年多奋战在市场的第一线,放弃休息日不说,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责任大,工作千头万绪。李勇常常觉得时间和工作打架,人不够用。

    七个人远远不够,李勇就把自己当两个人。上班时,人们总是看到他第一个走进办公室,下班时间,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几点钟,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很晚。个人的事、家里的事对他来说都是模糊的。家里盖房子,他顾不上拉土垫地基、购水泥买砖瓦,就连上樑都是妻子贠菊萍一手操办。为这些事妻子累得腰酸背痛,躺在床上埋怨说:“难道这是我一个人的家吗?”望着自己心爱的妻子,李勇在她的肩膀上拍了拍,充满歉意地说:“单位忙,我手头事多,实在抽不出身来。”
, http://www.100md.com
    李勇太忙,把他养大送他读书的大哥病重,他一天也没有去照顾过,及至大哥去世。得知大哥去世的噩耗,李勇痛哭了一场。可刚把大哥安葬好,他又强忍住悲痛跑到中药材市场宣传药品监管政策去了。

    尽管这样,李勇还常常埋怨时间不够用。他在日记中写道:时间一闪而逝,总应该给社会留下点什么。

    为了尽快打开局面,李勇拼命地工作,到农村做调研,去乡村搞宣传,到药市查案件……

    除了最大限度做好这些日常工作外,李勇跟自己的休息时间“干”上了:“五一”长假期间,别人纪獬雎糜危钣氯捶牌菹ⅲ鸵桓鐾麓粼诎旃遥?br>七天时间制定和修改机关工作制度达50多种;双休日,李勇顾不上休息,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帮助制作质量管理软件;春节期间,人人都在欢度节日,李勇却独自呆在办公室制定《工作要点》……

    在李勇拼命工作的时候,领导、同事和亲人都发现他的身体日渐消瘦,并且经常用手按压自己的肝部。同事们觉察后劝他去医院检查时,李勇总是毫不经意地说:“一点小病,没啥大事,吃点药就好了。”
, http://www.100md.com
    ■“我不能让假药、劣药泛滥,侵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童年的记忆始终像针尖一样刺痛李勇的心:童年时的小伙伴,由于误用假药,早早离开了人世……邻村一名小孩感冒发高烧,因使用药品不当,又得不到及时救治,最后落下了终生的残疾……

    这些事件深深地埋在李勇的心里,使他很早懂得了药品对于人民健康的重要。他从小就立志勤奋学习,想用知识和智慧改变家乡买药贵、看病难的状况。

    走马上任药监局长,李勇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不过,他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悄悄写上自己的目标——“我再也不能让假药、劣药泛滥,侵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面对陇西县混乱的药品市场,李勇决定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入手,首先对全县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和药店进行拉网式整治。

    这是一场硬仗。李勇却选择了打“绵掌”,没有采取硬碰硬的简单方式。
, 百拇医药
    打,毫不犹豫地打,但一定要依法打击,要让违法违规经营者心服口服。

    一次,药品经营者张某因经营过期药品被查处,吵闹不休,还扬言要收拾执法人员,说:“谁要和老子过不去,小心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李勇知道这人是一个行为霸道、性子暴躁的“主儿”,工作要讲究一些方法,不能硬碰。在收缴罚款时,李勇微笑着对张某说:“老张,馍馍坏了也闹人,何况是过期药品呢?你违法经营,理应受到处罚。今天你就是把我杀了,你罚的钱一分也不能少呀!”

    李勇这一番软中带硬的话说得张某答不上话来。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张某对李勇说:“既然这样,你老哥何不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凡事不要那么认真嘛。”

    李勇回答:“车能让道,船能让行,可这处罚不能让。换了是你执法,你能违反原则不讲政策吗?”
, http://www.100md.com
    李勇一边给他讲道理,一边给他讲法规,真挚的语言终于打动了这个所谓“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张某心服口服地说:“我只是一时气话,你老哥别在意,罚款我交。”李勇借此因势利导,教育他要学法、懂法,依法经营。从那以后,张某不但依法经营,还时常举报他人违法经营的事情。

    2005年9月,在查处陇西县某医院使用过期失效药品一案时,执法人员依法作出了罚款5000元的决定。事后,医院负责人找到李勇说:“你原先在卫生局工作,我们曾经是一家,请网开一面放我们一马,今后我们一定严格管理。”李勇听了耐心地说:“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群众的用药安全,如果我们对假劣药品放任不管,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交代啊?”医院负责人听了二话没说交了罚款。

    不但要保证陇西的老百姓吃上放心药,而且要保证从陇西交易出去的药品的安全有效。作为陇西县药监局长,李勇想的不单是陇西人的用药安全。

    陇西县是西北药材的集散地,年成交量近20万吨,成交额10多亿元,属产地中继型仓储式交易市场。凭借冬寒夏凉、气候干燥的特殊环境,依托近几十万平方米的仓储条件,陇西形成了中药材囤货、储藏优势,发挥着重要的蓄水池作用,被药界誉为“天下药仓”。
, 百拇医药
    而在当时,陇西县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文峰药市一批药材加工户为迎合南方客商“保湿增白”的需求,采用洗衣粉浸泡搓洗、硫磺熏蒸等办法加工成所谓“白条党参”进行销售,造成党参二次污染。要是这样的“白条党参”销售出去,首先是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是将损害占有全国市场80%以上道地品牌的“陇西党参”的声誉。

    为此,李勇多次找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谈问题、出主意、提建议,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整治小组,对全县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整治,对800多户中药材加工、经营、仓储企业及个体户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了查处,没收并销毁一批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对中药材、中药饮片无证经营户进行了取缔。同时采取规范与疏导双管齐下,通过宣传教育、规劝引导、监督检查、推介科学的贮藏养护方法等方式有效地遏制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加工中不规范的行为。

    “这样的整治和规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保护了当地道地药材的品牌。”陇西县政府叶副县长说。
, http://www.100md.com
    作为西部地区,甘肃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而比起甘肃其他地区,陇西经济发展的压力更大。

    中药材产业正是陇西县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通过多年的培育发展,陇西中药材市场在搞活药材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措施不当,做法过激,很容易使市场遭受毁灭性打击,影响市场流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边是必须整顿和规范,一边是需要稳定和发展,面对这一“矛盾”,李勇使用的依然是运用自如的“绵掌”。

    他首先是到几个中药材市场去,挨个走访中药材经营户,帮助他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打消他们的顾虑,最后取得他们的支持。然后派专业人员到中药材市场帮助、指导经营户申办《药品经营许可证》。在开展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的同时,李勇主动与陇西县委、县政府协调,建议政府组织有经营资质的中药饮片加工经营企业通过联合、参股等形式吸收无证小经营户,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 百拇医药
    “早就看出李勇局长的身体状况不好,但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竟没来得及喝我们一杯感谢的酒就走了……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我独自驾驶一辆客货两用车,找到一个识路的人同行,拉上一些灶具、桌椅板凳和帐篷送去帮忙张罗他的后事,让他走得安心些……”陇西康盛药业有限公司经理宋来勤说到此处,眼里盈满了泪水。说起当初中药材市场整治的情形,宋来勤记忆犹深。他说,整治之初,李勇带着同事们一起给他们做宣传,讲政策,指导他们规范经营。在监管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他们联合原来在中药材市场各自为店的七个个体经营户组成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不断加以规范,如今已拿到了《药品生产许可证》。

    说起几年来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工作,定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奋旗告诉记者,陇西的药品市场有地方特色,监管难度大,一边对中药材市场进行整治和规范,一边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两网”建设,目前城区和大的乡镇药品市场经营秩序已大为改观,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相对薄弱一些,但也基本上达到村村有卫生室、诊所,药店覆盖率从原来的几乎为零,达到目前的60%左右。比起前些年,农民用药安全保障有比较明显的改观。
, 百拇医药
    “如今,陇西县假冒伪劣药品减少了,几个中药材市场正逐步走向规范,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正谖炔匠沙ぃの飨刂幸┎牟捣⒄贡3至己锰啤!甭の?br>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局局长王仲良说。

    ■“放纵权力谋私,权力可以把人送进坟墓;非法聚敛钱财,金钱可以把人送进坟墓!”

    “人不能把权力带进坟墓,但放纵权力谋私,权力可以把人送进坟墓;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非法聚敛钱财,金钱可以把人送进坟墓。”在权力和金钱这两把尺子面前,李勇时时自省是否玷污了共产党员的称号,处处检查自己一言一行是否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从教师、宗教事务局干事,再到卫生局副局长、药监局局长,在陇西这个不足50万人口的农业县,李勇做过不少官。但李勇的家庭始终是一个半工半农的家庭:孩子未成年,妻子贠菊萍长期没有工作,仅靠李勇一个人的工资,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 百拇医药     1998年,李勇任县卫生局副局长。年底,贠菊萍从农村搬进县城。由于县城生活费用高,日常开支增多,尽管省吃俭用,还是无法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

    趁着一次吃饭的机会,贠菊萍小心翼翼地问李勇:“儿子和两个侄子读书需要钱(大哥去世,李勇抚养这两个侄儿读书),我们还没有房子住,家里经济很困难,能不能在一家医院帮着找一个打扫卫生或是洗衣服的工作,赚点钱贴补家用?”

    李勇一口回绝:“不行。医院职工多,经济状况也不好,我们不要给医院添麻烦。”

    贠菊萍有些生气了,心想:你一个卫生局的副局长,这点小事都不能办,家里还能靠上你什么?

    望着满脸委屈的妻子,李勇还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说:“我们的困难自己克服,慢慢来吧。”

    贠菊萍经常就被李勇这轻轻一拍感化了。她只好自己到附近的砖瓦厂找了份临时工,靠搬砖抱瓦来贴补家里的生睢2痪靡院螅桓雠笥呀樯埽O菊萍终于在县妇幼保健站找到一份临时工作,月工资600元,还时常不能及时发放,极不稳定。
, 百拇医药
    “找到工作的那一天,李勇和我都高兴得一夜没睡着。”贠菊萍永远忘不了李勇和她这种共同开心的时刻。

    有房子住是贠菊萍进城以后一个甜蜜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贠菊萍经常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终于存下来一万五千元。但要在县城买房,这钱还远远不够。后来,东挪西借凑了一些钱,贠菊萍选择在城郊盖了几间房。就这样,因为盖房,还负债2万多元。

    因为长期超负荷带病坚持工作,李勇病倒了。当忧虑和痛苦一齐袭向这个家庭的时候,也给这个本来拮据的家里增加了更沉重的负担。

    生命危在旦夕。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定西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领导非常关心李勇的病情。李勇在陇西县医院做了“胃底静脉断离手术”出院后,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张亚生就打电话要求李勇到兰州大学附属一院治疗,同时联系了几位专家,并考虑解决一点治疗费用。但李勇体谅到药品监管系统经费紧张,不想给领导和组织添麻烦,他在电话中委婉回绝道:“看病的钱我有,病已经好点了,现在不需要到兰州去。”
, 百拇医药
    就在李勇生命的最后几天,省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职工自发捐款,省局领导带上这笔钱看望他时,他坚决不收,后来费了百般周折贠菊萍才收下这笔钱。

    钱,李勇其实太需要了。而且,只要他要,就会有人送。对一个药监局长,有些人正为如何给他送钱发愁呢。

    一次,某药品生产企业为了顺利通过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换证验收,给他送来500元红包,他当场予以回绝。

    2004年5月,陇西县某药店因从非法医药代表处购进“玄七通痹胶囊”被查处时,该药店负责人派人给李勇家里送去价值上千元的香烟和酒,当时李勇不在家,第二天他亲自把送来的礼品退了回去。

    2005年10月,在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无证经营户孔某经营当归饮片50件、货值2.4万元,当即查封经销点。第二天,当事人来到办公室提出给1000元换得李勇高抬贵手。李勇严词拒绝,并耐心讲解处罚依据和道理,孔某最终心甘情愿接受了处罚。
, http://www.100md.com
    一次,一个不具备经销药品资格的单位想搞药品展销,托熟人向李勇说情,熟人把那个搞展销的人带到李勇家里私下疏通,李勇不但一点不领情,而且要他们立即出去。

    那位熟人急了:“你看你,换别人在你的位置上早就发了,你不多贪点也就算了,难道就不想趁在职位上把家里的贷款、欠账抖落清楚吗?”

    李勇回答说:“我手中的那点权力是我的责任,不是我的敛财工具,欠账归欠账,不能以权谋私。”

    有人说,公正清廉对别人容易,对自己的亲人难。李勇却能做到一视同仁。

    在担任县卫生局副局长期间,李勇的亲侄儿和侄媳都在乡下工作,别人认为这小两口早晚要到县城医院工作,这些年过去了,李勇从副局长当到局长,他们俩还是在原单位上班。

    李勇的外甥是一个司机,心想,舅舅当药监局长,给自己到哪个药厂或医院找个开车的差事简直是举手之劳。
, 百拇医药
    外甥次次提出,舅舅次次回绝,外甥见他不办事,就从乡下请出李勇的姐姐,来到李勇家连哭带闹,让李勇把外甥的事办妥。可李勇只是耐心解释,最终一直没办。外甥一气之下,发誓再也不与他往来……

    李勇也有接受礼物的时候。

    有一次,一个人为了找李勇帮忙,给李勇家里送来一筐鸡蛋。李勇正好在家,刚要拒绝,从来没见过家里有这么多鸡蛋的儿子却欢天喜地收下了。李勇实在不忍破坏儿子的心情,赶忙掏钱要买下鸡蛋,但送鸡蛋的人却转身跑了。第二天,李勇上街精心挑选了一个大蛋糕,送给了那个人的孩子。

    有老家的乡亲来到县城,给李勇带来一些洋芋什么的,李勇倒从来没有拒绝过。不过,在乡亲们离开的时候,或是春节期间回到老家,李勇也买一些茶叶什么的去乡亲们家里串串门,把这人情债还了。

    然而,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局长,却很快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 百拇医药
    在李勇的遗物里,有一个大牛皮纸信封,里面竟是几张多年积下的身体检查资料和病历单,其中一张已略显发黄的病历竟是十年前的。

    原来,李勇很早就患了肝病,而他怕因为治病而影响工作就一直拖了下来。

    2006年2月25日,3月24日,李勇因为连续吐血被送进医院抢救。经诊断,是肝硬化晚期,必须立即进行手术。5月1日,术后出院回家不到一周时间,李勇又出现大吐血,被送到兰州大学附一医院抢救。

    这一次,李勇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十分危险。他握住贠菊萍的手说:“对不起你和娃儿,我这次怕是不行了,请单位不要在我身上花钱了……我走后,你们不要要求组织上的照顾……”

    同村的乡亲许子宏老人赶来看李勇。李勇托付老人三件事:他生病已花费很多钱,后事一定要从简;还有好多工作没做完,要穿平时穿的工作服入葬;把他葬在陇西县城附近的山坡上,让他能离妻子、孩子和同事们更近……

    2006年5月10日,李勇病情更加严重,组织上根据家属的意见派人护送他回家。下午2时10分,李勇在家中病逝,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永远离开了他相亲相爱的亲人和朝夕相处的同事……

    这回,李勇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本报记者 张翼

    图1为李勇同志(前右一)在检查药品安全宣传工作。

    图2为行政相对人向李勇赠送锦旗。, http://www.100md.com